別名 | 通谷 |
---|---|
經絡 | 足太陽膀胱經 |
【釋名】
通,通達。穴近本節隆起處,與前谷、然谷相類,故名。為與腹部足少陰腎經同名穴(腹通谷)相區分,《針灸大全》冠以「足」字。
【位置】
足外側部,足小趾本節(第5跖趾關節)前方赤白肉際凹陷處。
- 《靈樞‧本輸》:「本節之前外側」,
- 《針灸甲乙經》補充「足小指」;
- 《針灸集成》:「孤拐﹝骨﹞前腳邊紋頭」。
- 神經:趾跖側固有神經、足背外側皮神經。
- 血管:趾跖側動、靜脈。
直刺0.3~0.5寸。艾炷灸3~5壯,艾條溫灸10~15分鐘。
【功效】
泄熱、清頭目。
- 古典:身痛、煩滿、寒熱、瘧疾、咳喘、癲狂、善驚、頭痛、頭眩、項痛、胸滿、飲食不消、嘔吐、舌下腫難言、舌縱、目、鼻衄。
- 頭痛目眩:太陽、風池、足通谷。
phalanx 指節
metatarsal 跖骨
Metatarsophalangeal joint 跖趾關節
metatarsal 跖骨
Metatarsophalangeal joint 跖趾關節
足通谷在「足外側部,足小趾本節(第5跖趾關節)前方赤白肉際凹陷處」,跖趾關節就是腳趾和腳掌的骨頭相接合處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