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名 | 懸泉 |
---|---|
經絡 | 足厥陰肝經 |
【釋名】
穴在內踝前兩筋封聚之中。
【位置】
足背,內踝前,商丘與解溪連線之間,脛骨前肌腱內側凹陷處。
- 《靈樞‧本輸》:「內踝之前一寸半陷者之中,使逆則宛,使和則通,搖足而得之。」
- 《針灸甲乙經》:「在足內踝前一寸,仰足取之陷者中,伸足乃得之」;
- 《外台秘要》:「在兩足趺上曲尺宛宛中」;
- 《針方六集》:「筋裏陷中」;
- 《循經考穴編》:「內踝骨尖平,過前來寸半(但于踝前來則一寸也),彎內兩筋間,伸足乃得,屈而針之。」
- 《針灸集成》:「在內踝前一寸微下些」;即足背上屈時,當脛骨前肌腱與拇長伸肌腱之間凹陷處。
- 肌肉:脛骨前肌腱、拇長伸肌腱。
- 神經:足背內側皮神經分支、隱神經。
- 血管:足背靜脈網。
向足跟方向刺入0.3~0.5寸。艾炷灸3~5壯,艾條溫灸5~10分鐘。
【功效】
疏肝理氣,清泄下焦。
- 古典:肝病、脅痛、身黃有微熱,不嗜食,繞臍痛、疝痛、鼓脹、虛勞,遺精、遺尿、小便不利、陰暴痛、陰縮入腹引痛、腰痛、足厥冷、內踝腫痛、行步艱難,嗌乾、喉腫。
- 現代:肝炎、黃疸、足痛。
- 繞臍痛:水分、神闕、中封。
- 鼓脹:四滿、中封。
- 急性病毒性肝炎:翳明、肝俞、中封。
- 行步艱難:足三里、中封。
Anterior tibial tendon 脛骨前肌腱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