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月20日 星期五

厲兌

厲兌 (國際代碼 ST45)  
經絡足陽明胃經
【類別】井穴。
【釋名】
厲,履(鞋),指足部;兌,通銳,意為尖端。穴位於足趾的最前端,故名。
【位置】
《靈樞‧本輸》:「足大指內次指之端也」;
  • 《針灸甲乙經》:「去爪甲角如韭葉」;
  • 《針方六集》:「在足大指次指之端外側,向中指邊去爪甲如韭葉。」即足第2趾趾甲廊外側角後旁1分凹陷處。

【解剖】
  • 神經:腓淺神經的趾背神經。
  • 血管:趾背動脈形成的動脈網。
【操作】
直刺或向上斜刺2~3分,點刺出血。艾炷灸1~3壯,艾條灸3~5分鐘。
【功效】
蘇厥,清胃熱。
  • 古典:顏面浮腫,口歪,口噤,氣絕,齒痛,喉痹,多夢,心腹脹滿,發熱,昏厥,鼽衄,眩時仆,足胻寒,不得臥,振寒,夢魘不寧,喜寐,癲狂。
  • 現代:神經衰弱症,扁桃腺炎,癔病。
【配穴】
  • 鼻不利涕黃:厲兌、京骨、前谷。
  • 脛寒不得臥:厲兌、條口、三陰交。
  • 瘧不嗜食惡寒:厲兌、內庭。
  • 喜寐:厲兌、隱白。
   

 

 

 
 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