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月24日 星期二

膝陽關

膝陽關 (國際代碼 GB33)
別名足陽關, 寒府, 關陽, 關陵
經絡足少陽膽經
【釋名】外側為「陽」,穴處膝關節外側,故名。為與腰部督脈同名穴(腰陽關)相區分,冠以「膝」字。《針灸大全》稱「足陽關」。又名「關陵」(《千金要方》注),指股骨外上髁高突處。又名「寒府」(名見《素問‧骨空論》,《類經》張介賓注認為當是膝淚關穴)意指此處為寒邪容易侵襲的部位。
【位置】

膝外側部,陽陵泉直上三寸,股骨外上髁上方凹陷處。屈膝時,當股骨外上髁後,髂脛束與股二頭肌腱之間凹陷處。

  • 《針灸甲乙經》:「在陽陵泉上三寸,犢鼻外陷中。」
  • 《針灸資生經》作:「在陽陵泉上二寸」;
  • 《針灸集成》:「在膝眼傍一寸」。
【解剖】
  • 肌肉:髂脛束後方、股二頭肌腱前方。
  • 神經:皮下有肌外側皮神經末支。
  • 血管:膝上外側動、靜脈。

【操作】
直刺1~1.5寸。艾炷灸3~5壯,艾條溫灸10~15分鐘。
【功效】
利膝、舒筋、降逆。
  • 古典:膝外廉痛、不可屈伸、筋攣、鶴膝風毒、脛痹不仁,嘔吐不止、多涎。
  • 現代:膝臑腫痛攣、小腿麻木。
【配穴】
  • 脛不仁:環跳、膝陽關、承筋。
  • 膝關節炎:膝陽關、梁丘、犢鼻、血海、足三里。
 
 

 
 

 
 

 
 

 
iliotibial band   髂脛束
biceps femoris tendon  股二頭肌腱
 

 
 

 
 

 
 

 
 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