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2月27日 星期一

崑崙

崑崙 (國際代碼 BL60)
經絡足太陽膀胱經
【類別】經(火)穴。
【釋名】
原指山丘,此處形容外踝高起,穴當其旁,故名。
【位置】
足部外踝後方,當外踝尖與跟腱之間凹陷處。
  • 《靈樞‧本輸》:「在外踝之後,跟骨之上。」
  • 《針灸大成》:「足外踝後五分」。
< 【解剖】
  • 肌肉:腓骨短肌。分佈有環層小體;後方為跟腱。
  • 神經:腓腸神經。
  • 血管:小隱靜脈及外踝後動、靜脈。
【操作】
直刺或對向內踝前緣斜刺0.5~1寸。艾炷灸3~5壯,艾條溫灸10~15分鐘。
【功效】
祛風熱,理胞宮,舒腰腿。
  • 古典:頭痛、目眩、項脊強、肩背拘急、腰尻痛、足腨腫痛、轉筋、足心痛、草鞋風、步履不便、腳氣、寒熱、瘧疾、癲癇、鼽衄、牙痛、胸滿、咳喘、腹痛、泄瀉,便秘、便毒、浮腫、小兒陰腫、小兒驚癇、難產、胞衣不下、風疹、癰疽、目赤、足搐搦。
  • 現代:急性腰扭傷、甲狀腺腫大、坐骨神經痛、下肢癱瘓、踝關節痛、滯產、胎盤滯留、胎位不正。
【配穴】
  • 目赤:太淵、陽溪、崑崙。
  • 踝跟骨痛:絕骨、崑崙、丘墟。
  • 小兒陰腫:崑崙、太溪、太衝。
  • 腰背痛:環跳、委中、崑崙。
  • 轉筋、目眩:承山、崑崙。
  • 穿跟草鞋風:崑崙、丘墟、商丘、照海。
  • 便毒、癰疽:承漿、三陰交、崑崙。
  • 喘逆:神門、陰陵泉、崑崙、足臨泣。
  • 咽頭結核:崑崙、僕參。
  • 足搐搦:崑崙、解溪、足臨泣、陷谷。


 
 

 
 

 
 

 
 

 
 
prominence of the lateral malleolus 外踝尖
calcaneal tendon  跟骨腱,也叫跟腱、阿基里斯腱(achilles tendon)
 
 

 
馬兒也有崑崙穴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