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名 | 絕骨, 分肉, 分間 |
---|---|
經絡 | 足少陽膽經 |
【釋名】
外側稱陽;「輔」指外輔骨即腓骨。穴處小腿外側面之腓骨前緣。故名。《素問‧氣穴論》:「分肉二穴」。王冰註:「在足外踝上,絕骨之端,同身寸之三分,筋肉分間,陽維脈氣所發。」林億等新校正:「按《甲乙經》無分肉穴,詳處所疑是陽輔。」《針灸聚英》作陽輔別名。
【位置】
小腿外側部,外踝尖上四寸,腓骨前緣稍前方凹陷處,當小腿外側部的下1/4折點。
- 《靈樞‧本輸》:「外踝之上,輔骨之前,及絕骨之端也。」
- 《針灸甲乙經》:「在足外踝上四寸,輔骨前,絕骨端,如前三分。」(《素問‧刺腰痛論》王冰注作:「如後五分」),
- 《針灸集成》:「在光明、懸鐘二穴之中,微向外。」
- 肌肉:趾長伸肌和腓骨短肌之間,拇長伸肌。
- 神經:腓淺神經。
- 血管:脛前動、靜脈分支。
直刺0.5~1寸。艾炷灸3~5壯,艾條溫灸10~15分鐘。
【功效】
祛風濕、利筋骨,瀉膽火。
- 古典:寒熱酸痛、四肢不舉,腋下腫、瘰癧,喉痹,酸痹不仁、腰痛、諸風,口苦、脅痛。頭熱如火、足冷如冰。
- 現代:偏頭痛、高血壓。
- 逆厥:章門、陽輔、臨泣,如脈絕灸間使或針復溜。
- 腋腫、馬刀瘍:陽輔、太衝。
- 髀樞膝骨痹不仁:陽輔、陽交、陽陵泉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